黄龙县人民政府关于黄龙县2018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2019年9月25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黄龙县财政局局长 贾安忠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在县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县政府向大会提交了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经省财政厅审核批准结算事项后,受县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18年财政决算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省市财政工作会议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促发展”为原则,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为出发点,统筹兼顾,厉行节约。坚持新发展理念,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三大攻坚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县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狠抓收入征管,强化支出管理,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决算为859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923万元的108.49%,同比增长19.34%,增加1393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034万元,同比增加666万元,增长15.25%;非税收入完成3562万元,同比增加727万元,增长25.64%。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比58.56%,非税收入占比41.44%。 2018年上划中省收入4605万元,比上年3116万元,增长47.79%。
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上划中省收入,全县财政总收入共计完成13201万元,比上年10319万元增长2882万元,增长27.93%。
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上划中央“两税”中的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94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22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32万元,营改增基数返还869万元,增加工资等转移支付补助43229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050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5554万元、结算补助收入1586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0343万元,债券转贷收入4849万元,以及上年结余6508万元,收入总计128009万元,形成全县一般预算决算支出119594万元,比上年决算103664万元增支15930万元,同比增长15.37%。以上收支相抵再减去专项上解支出496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649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73万元及结转下年支出2127万元,2018年县财政决算实现收支平衡。
(二)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5206万元,同比减少48.12%,减少4828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948万元及上年结余1159万元,收入总计7313万元,形成全县政府性基金决算支出6789万元,同比减少40.15%,减少4554万元。以上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524万元,2018年县政府性基金决算实现收支平衡。
(三)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我县没有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所以无该项预算收支。
(四)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297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8852万元,收入总计11824万元,基金支出决算完成688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941万元。需要说明的是,我县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上级统筹,保险基金执行公开内容为上级统筹我县执行情况。
二、2018年财政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税收征管,确保收入稳步增长。面临“营改增”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财政增收困难,财税部门通力协作,攻坚克难,确保了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年初安排任务。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密切跟踪、实时掌控全县重点纳税行业和重点企业主要税种、税费缴纳以及经营指标、财务指标状况,定期开展纳税评估,全力组织好收入征管。二是完善协税护税机制。定期召开财税库联席会议和协税护税领导小组会,研判和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密切跟踪重大项目建设进展以及土地使用权转让等信息,做到项目进展与税款征收同步。三是强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坚持以票管收原则,升级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规范收缴行为,加大稽查力度,重点做好国有资产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征缴管理,确保政府非税收入足额收缴。四是加强财税检查力度。充分利用税务部门数据管税平台,完善税收质量评价体系,强化数据分析对比,推进涉税部门信息共享、源头控管、委托代征,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专项检查、专项整治,切实杜绝“跑冒滴漏”,确保重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
(二)支持和保障好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发展惠民,全面凸显公共财政特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民生支出“两个80%”要求,着力落实支出政策,完善保障机制,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全年财政民生支出9.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一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统筹用于脱贫攻坚资金3495.25万元,其中:2018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占当年一般预算收入任务的12.62%,建立健全了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县级财政每年按照不低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的比例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并确保每年新增财力不低于30%用于脱贫攻坚。此外,通过设立扶持农村贫困人口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免费购买商业保险、提供扶贫贷款等方式解决贫困户生活生产难题,扶持产业发展,加快脱贫步伐。其中:设立财政风险担保金1000万元,共为全县1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贷款714.5万元。二是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全年教育方面投入14636万元。教育投入不断加大,黄龙行知实验学校、城区学校集中配餐中心、黄龙中学宿舍楼改扩建、职教中心驾校汽修基地投用,黄山局危旧房改造小区幼儿园主体建成,黄龙中学完成高层次管理人才引进,各类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年医疗卫生方面投入9431万元。积极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支持疾控中心扩建和妇幼保健院建设完工,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面对我县医疗和县情实际,为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和管理,全面提高医疗水平,县政府从2018年起列资1200万元用两年时间创建县医院二级甲等和中医院二级乙等医院。四是深入实施各类文化惠民工程。全年文化事业共计支出3767万元。支持“黄龙过大年”系列活动、“全民参与”旅游文化常态化演出、黄龙超级越野跑、“扶贫路上伴你行”、“黄龙猎鼓”绽放异彩等各类文化活动,实现了文化兴旅、文旅融合。五是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931万元。及时发放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高龄补贴等惠民资金,加大特殊困难人员的临时救助,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足额落实了财政配套资金,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年为90932人次报销医疗费用3530万元;累计发放养老金1173万元;发放各类社会救助及低保等保障资金4911万元。六是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支持,并加快转移支付安排。尤其是抓好民生领域的项目争取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级财政支出压力。全年争取转移支付107039万元,增加5906万元,较上年增长5.52%,其中一般转移支付66696万元,增加833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40343万元,减少2426万元。具体转移支付为: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34259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4432万元,结算补助收入15863万元,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收入756万元,城乡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收入925万元,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收入360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收入562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050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5554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1935万元。一般公共服务703万元,国防21万元,公共安全14万元,教育2165万元,科学技术6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168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5397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2003万元,节能环保3816万元,城乡社区144万元,农林水12956万元,交通运输876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290万元,商业服务业250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4317万元,住房保障4540万元,其他收入1110万元。转移支付安排情况:一般转移支付在年初预算已做详细安排,专项转移支付在收到指标文件后按规定及时分配,我县对下无转移支付安排。
(三)统筹财力发挥职能,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创新机制,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一河两岸流域治理、无量山基础设施三期、农产品仓储收售中心、生态肉联厂等全县重点工程有序推进。二是促进全域旅游蓬勃发展。以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着力提升旅游综合承载力和服务能力,锦绣黄龙、智慧旅游二期建成,科技馆陈列布展完成,印象圪崂、梦中梁家河等乡村旅游项目进展顺利,瓦子街烈士陵园纪念馆改造启动,让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广泛,使全域旅游、全民旅游、四季旅游理念深入民心。三是大力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要求,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及时足额兑现涉农补贴资金。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培育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农业后整理”,发挥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作用,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四)创新思路抓落实,不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我县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除涉密外全部公开,做到了时间、内容、报表、平台“四统一”,公开内容更加细化,提高了财政透明度。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增加一般预算可用财力。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实行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切实消化和压缩了结转结余资金规模。二是规范政府债务管理。2017年,市级下达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2176万元。2017年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17699万元,全部为一般债券,其中,2017年新增债券3551万元,再融资债券82万元。我县无专项债券。债券支出主要用于旅游产业发展及市政建设等公益性项目的支出。2017年我县还本付息389万元。2018年,省级核定我县政府债务限额2637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6376万元),截至2018年底,全县政府债务余额21899万元,全部为一般债务余额。2018年我县新增地方政府债券42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额度4200万元),且全部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及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再融资债券649万元,无专项债券。2018年我县还本付息1116万元。同时我们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风险预警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严控政府债务风险。继续做好存量债务的置换工作,拉长还款期限,有效缓解了政府偿债压力。三是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积极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目前已完成硬件设备安装和人员培训,乡镇人员工资统发全面实现。全年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办理业务2180笔,金额8亿元。四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2018年,我局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将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基础逐步夯实,评价范围稳步拓展,2018年实现的财政性资金绩效目标全覆盖,绩效自评率100%;财政重点评价项目资金7156.25万元,达到部门自评的50%,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项目中选取“办案(业务)经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都省级补助资金”、“新型农业发展”等项目资金,采取先自评后绩效再评价的办法进行了绩效考核,及时将评价结果应用在下年度预算编制中,基本实现了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工作效果显著。
(五)强化管理机制,工作成效显著提升。一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推进财政内部控制建设,切实提高财政部门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修订完善了《黄龙县财政局内部控制操作规程汇编》和《黄龙县财政局内部控制制度汇编》,强化财政资金监管,重点对财政资金安全、扶贫资金管理、会计信息质量、非税收入收缴和预决算公开等开展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责令及时整改。二是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完成对法检两院资产清查上划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资产安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三是开展银行账户和“小金库”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开展“小金库”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以来,全县一级单位63个,含下属单位共185个,共上报账户总计402个。其中:保留388个,归并8个,撤销10个。四是严格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坚决做到招投标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全年政府采购共完成采购项目231个,总预算金额18932.88万元,成交金额17157.04万元,节约金额1776.84万元,节约率为9.4%。五是加大投资项目评审力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跟进项目,评审领域由一般民用建筑项目拓宽到交通、水利、市政、园林绿化等专业项目,优化了工作流程。全年评审财政性投资项目54个,评审预算金额47995.03万元,审减额5069.73万元,审减率10.56%。六是继续压减“三公”经费支出。2018年三公经费支出460万元,比上年累计支出476万元减少16万元,下降3%,“三公”经费支出减少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的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三公”支出下降。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没有,原因是减少压缩开支,公务用车购置费没有,原因是减少压缩开支,公务用车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03万元,比上年累计支出311万元下降8万元,下降3%,下降原因是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压缩用车,公务接待支出157万元,比上年累计支出165万元下降8万元,下降5%。减少原因原因是减少压缩开支,减少公务接待。七是用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全年累计实施“一事一议”项目10个,投入资金252万元,主要用于道路硬化、美化亮化、生产用桥建设等项目,让广大群众切实体会到“一事一议”的好处,从而有力地推动全县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宏观经济转型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全县财政工作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取得了一定成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有力监督,离不开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税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总量偏小,财政增收后劲不足,收入质量有待提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与刚性支出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力较大,政府与企业责任划分还不够清晰,潜在的债务风险依然存在,谁借谁还、风险自担的偿债机制还需要严格落实;预算执行约束力度不够,财政支出绩效有待提升,财政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面对新一轮机构改革,税务体制调整及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做好以后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黄龙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1.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表;
2.政府性基金决算情况表;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情况表;
4.社会保险决算情况表 ;
5.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