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日在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黄龙县财政局局长 贾安忠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在县第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县政府向大会提交了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经省财政厅审核批准结算事项后,受县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我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总要求,坚持保工资、保运转,对个人部分优先安排;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保持扶贫、农业、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的必要增长;全力保证全县重点工作及民生工程的资金需求,财政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有力支持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决算为915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9040万元的101.23%,同比增长6.46%,增加555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695万元,同比减少339万元,减少6.73%;非税收入完成4456万元,同比增加894万元,增长25.10%。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比51.31%,非税收入占比48.69%。 2019年上划中省收入5559万元,比上年4605万元,增长20.72%。
地方财政收入加上上划中省收入,全县财政总收入共计完成14710万元,比上年13201万元增长1509万元,增长11.43%。
全县地方财政收入9151万元加上上划中央“两税”中的增值税税收返还收入94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22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32万元,营改增基数返还869万元,均衡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6934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050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5287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100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5183万元,结算补助收入13460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1882万元,共同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3483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4317万元,债券转贷收入720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4000万元以及上年结余2127万元,收入总计157191万元,形成全县一般预算决算支出147445万元,比上年决算119594万元增支27851万元,同比增长23.29%。以上收支相抵再减去专项上解支出557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3359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1万元及结转下年支出706万元,2019年县财政决算实现收支平衡。
(二)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41416万元,比2018年收入5206万元增收36210万元,同比增加695.54%。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06万元、转贷新增专项债券收入9000万元及上年结余524万元,收入总计51346万元,形成全县政府性基金决算支出41022万元,比2018年6789万元增加34233万元,同比增加504.24%,以上收支相抵再减去调出资金4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6324万元,2019年县政府性基金决算实现收支平衡。
(三)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我县没有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所以无该项预算收支。
(四)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5468万元,加上上年滚存结余4941万元,收入总计10409万元,基金支出决算完成740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006万元。需要说明的是,我县各类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上级统筹,保险基金执行情况为上级统筹我县执行情况。
二、2019年财政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税收征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多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对涉及的4大类37项103条工作任务,明确时间点、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年新增减税降费1255.6万元,其中县本级509.5万元。二是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启动“陕西省非税暨票据管理一体化平台”,开通微信、支付宝等缴费渠道,极大方便缴款群众和企业,收入质量进一步合理。三是强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坚持以票管收原则,升级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规范收缴行为,加大稽查力度,重点做好国有资产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征缴管理,确保政府非税收入足额收缴。
(二)支持和保障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发展惠民,全面凸显公共财政特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民生支出“两个80%”要求,着力落实支出政策,完善保障机制,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截止12月底全县财政民生支出12067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9%。一是全力支持脱贫攻坚。2019年紧紧围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树牢“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结合县级财力实际,多方筹措做好资金保障,2019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共计4416万元,县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增幅36%。二是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截止12月底教育方面投入15258万元,继续实施免费教育政策,支持黄中教学楼主体建设、白马滩幼儿园改扩建等重点项目,确保“教育突破发展年”持续深化。三是深入开展各类文化惠民工程。支持16个村级标准化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歌曲《多彩黄龙》制作、“黄龙猎鼓”演出和各类体育赛事等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四是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截止12月底社会保障支出18152万元,及时发放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高龄补贴等资金,加大特殊困难人员的临时救助,足额落实了财政配套资金,实现了应保尽保。
(三)统筹财力发挥职能,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全力做好向上争取工作。针对我县财政运行困难,多次赴省市汇报工作、反映困难,跟踪落实了韩黄高速征地补偿市级配套资金20000万元,争取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基数增加1000万元,较好地保障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年争取转移支付133696万元,增加26657万元,较上年增长24.9%,其中一般转移支付8937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44317万元。具体转移支付为:均衡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6934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3050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5287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100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5183万元,结算补助收入13460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收入1882万元,共同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3483万元,一般公共服务535万元,国防19万元,公共安全100万元,教育 1023万元,科学技术93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1242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801万元,卫生健康 5355万元,节能环保2400万元,城乡社区 718万元,农林水5434万元,交通运输20262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 242万元,商业服务业等1535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260万元,住房保障2109万元,其他收入 2189万元。转移支付安排情况:一般转移支付在年初预算已做详细安排,专项转移支付在收到指标文件后按规定及时分配,我县对下无转移支付安排。二是支持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创新机制,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到用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一般债券3842万元,省级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9000万元,并按程序向人大报批使用,确保了全县重点工程有序推进。三是支持乡村振兴。加大投入力度,支持苹果产业后整理、特色养殖业、农村饮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公益事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支持开展“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和非洲猪瘟防控。2019年全县农林水支出21327万元,较上年增长0.31%。
(四)创新思路抓落实,不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及时全面公开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等信息,提高了财政透明度。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增加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财力。二是规范政府债务管理。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等制度规定,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风险预警管理和应急处置机制,严控政府债务风险。2019年我县政府债务限额3921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0218万元;专项债务限额9000万元。截止2019年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3474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余额25740万元;专项债务余额9000万元。三是大力实施预算绩效评价。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出台了《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快建立健全预算安排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执行结果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先后确定10个试点项目,涉及资金7600万元,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促进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的有机衔接,并在2019年度全市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不断夯实单位主体责任,严把资产管理入口关,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了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经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首次亮明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家底”,2019年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达到74595.15万元。
(五)强化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理财水平。一是严格政府采购管理。落实“放管服”要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启动政府采购全省“一张网”建设,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坚持无预算不采购,实现“网上全公开、网下无交易”,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截止12月底全县完成平台采购项目222个,总预算金额14870.25万元,成交金额14184.56万元,节约金额685.69万元,节约率为4.6%。二是加大投资项目评审力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跟进项目,评审领域由一般民用建筑项目拓宽到交通、水利、市政、园林绿化等专业项目,优化了工作流程。全年共评审财政性投资项目51个,评审预算金额44674.57万元,审减额4418.13万元,审减率10.82%。三是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全县参改单位205个,参改人员2557人,涉及车辆126辆,保留必要业务用车107辆,取消公务用车19辆,预计全年公务用车运行费用较上年下降7%。四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确保“财政云”上线运行。为确保“财政云”如期推进,成立了领导机构,印发了《关于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广应用陕西“财政云”实施方案的通知》(黄政发〔2019〕16号),开展了“财政云”核心业务的培训,完成了218个单位电子印章采集,电子UK制作,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银行联调,“财政云”运行框架体系在我县初步建立。五是“三公”支出继续下降。2019年三公经费支出433万元,比上年累计460万元支出减少27万元,下降5.9%,“三公”经费支出减少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的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三公”支出下降。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没有,原因是减少压缩开支、公务用车购置费没有,原因是减少压缩开支,公务用车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85万元,比上年累计支出303万元下降18万元,下降5.9%,下降原因是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压缩用车、公务接待支出148万元,比上年累计支出157万元下降9万元,下降5.7%,减少原因原因是减少压缩开支,减少公务接待。
面对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机构改革、税务体制调整以及全县经济发展中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做好以后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黄龙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1.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表;
2.政府性基金决算情况表;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情况表;
4.社会保险决算情况表 ;
5.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