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黄龙县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安排,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帮助下,立足黄龙实际,全面贯彻生态立县发展理念,构建生态农业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保证粮食安全、乡村全面振兴为工作定位,以“4+X”产业为抓手,持续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不断实施绿色兴农战略,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稳步推进。
一、粮食产能稳中有升,蔬菜生产稳步提升
围绕“稳粮扩豆增油”目标,进一步优化粮食结构,稳定粮食面积,努力提高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一是全县粮食作物面积13.76万亩, 预计粮食总产量8.5万吨,其中玉米产量7.47万吨,较上年增加1.02万吨,增幅15.81%;大豆产量0.5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0.29万吨,增幅103.04%。推荐三岔镇李家庄胡家沟张小军为全省种粮大户。二是及时兑付3批次一次性种粮补贴共计352.7 万元,中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助资金146万元,蔬菜产业种植奖补资金271.6万元,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种菜积极性。三是围绕瓦子街、圪台两个蔬菜种植核心区域,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推广“一新二改三化”关键技术,引导群众抱团发展、订单种植。新建瓦子街佛庄寺、元垛,界头庙界子河等设施农业面积290亩。全年完成瓜菜种植面积1.16万亩,截止10月底瓜菜产量3.03万吨,产值7549万元。
二、防止耕地“非粮化”工作有序开展
按照“强监管、稳基础、提产能、保供给”的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增量,扎实推进“两藏”战略落地,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科技装备支撑,确保粮食面积、产量只增不减。一是引导群众挖除残败果园、低产园1.24万亩,全部恢复种粮属性。同时积极与县自然资源部门协商,进一步核实耕地非粮化面积,稳妥处置存量。二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提升地力水平,努力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良田。三是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将耕地保护、粮食面积、产量等指标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将防止耕地“非粮化”作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
三、苹果产业提质增效
黄龙苹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三岔镇、界头庙镇、石堡镇及崾崄乡,苹果总面积11.8万亩,涉及24个行政村、果农2565户、8752人。其中挂果面积8.5万亩,乔化园面积9.5万亩,矮化园2.3万亩,早中熟苹果0.3万亩,晚熟苹果11.5万亩,乔化园主栽品种为长富2及其芽变系列品种,包括少量玉华早富、嘎拉等早熟品种。矮化园以矮化中间砧栽培模式为主,品种主要包括烟富系列,响富、烟玙红、维纳斯黄金、蜜脆等品种,涉果乡镇均有栽植,其中三岔镇57260亩,挂果面积47500亩,涉及7个行政村、果农1222户、4204人;界头庙镇43253亩,挂果面积26500亩,涉及10个行政村、果农1051户、3502人;石堡镇3441亩,挂果面积2000亩,涉及4个行政村、果农73户、234人;崾崄乡14090亩,挂果面积9000亩,涉及3个行政村、果农219户、812人。全县苹果品质最好的苹果产地位于三岔镇李家庄行政村。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冷气库28家,年储存苹果4.5万吨;苹果专业合作社12家;“洛川苹果”、“延安苹果”品牌授权15家,9—30头苹果包装30余种;建成县级苹果交易市场1个,乡镇级交易市场3个;市级百亩标准化示范园18个,“美丽果园”5个,“高质高效园”2个,绿色、有机苹果基地认证4000亩;建成防雹网8454.4亩(其中平网3648.8亩、屋脊网4805.6亩),果园间伐6250亩;创建利益联合体4个,带动果农200户、基地1361亩;2021年三岔镇荣获“中国苹果产业百强镇”荣誉称号。
四、畜牧产业稳步提升
截至10月底,全县生猪存栏2.53万头,完成全年计划2.53万头的100%;牛存栏0.63万头,完成全年计划0.65万头的96%;羊存栏1.16万只,完成全年计划1.2万只的96%;家禽存栏12.3万只,完成全年计划13万只的94.6%。出栏猪3.3万头,完成全年计划3.8万头的96.8%;出栏牛0.26万头,完成全年计划0.30万头的86.6%;出栏羊0.72万只,完成全年计划0.8万只的90%;出栏家禽10.4万只,完成全年计划12.5万只的83%;中大闸蟹养殖500亩、人工种草0.2万亩,均完成计划的100%;各类肉类总产量2839吨,完成全年计划2700吨的105%;禽蛋产量984吨,完成全年计划1300吨的75.6%;渔业一产累计产量72吨,产值761万元,全县畜牧业产值达22214万元,畜牧增加值16566万元。预计2022年年末畜牧业产值可达到24379万元,较去年23432万元同比增长4%。
黄龙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