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面完成2024年粮油生产任务,根据《中共黄龙县委办公室黄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的通知》(黄办发〔2024〕17号)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以及《中共黄龙县委办公室 黄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度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黄办发〔2024〕31号)文件精神,结合《黄龙县三岔镇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4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的通知》(黄三政发〔2024〕51号)要求,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坚决稳定粮油面积
各村、各单位要认真对标树立底线思维,坚持目标导向,把粮食、大豆播种面积按季节、分作物落实到村组、农户、地块,采取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种植结构调整、果树幼园套种、代耕代种代管等方式,充分挖掘种植潜力,确保粮食、大豆播种面积稳定在4.7万亩以上,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0.15万亩。要加强耕地用途管控,有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非耕地”问题处置,加快未利用耕地调查核实,分类推进具备复耕复种条件的撂荒耕地恢复种植,优先种植粮油大豆,切实增加种粮耕地面积。
二、大面积提高单产水平
以玉米生产为重点,按照“稳面积、提单产、优服务、创基地、促增收、保安全”思路,坚持“五良协同”,总结提升“1+百千万”经验,积极推广适应品种、实用技术、新型机械,建成云里府、侯家山、沟湾、鲁家坪、李家庄5个百亩密植高产示范基地、建成胡家沟、瓦翁河、孟家山3个千亩示范基地、建成侯家山1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建成沟湾1个百亩粮饲兼用玉米示范点。推动政策、技术等各要素整合,农技、植保、土肥、种子、农机等各环节同向发力,充分发挥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土壤肥料、农机装备、防灾减灾等各方面力量,形成推动单产提升的强大合力,确保全镇粮食产量达到2.6万吨以上。
三、巩固提升综合产能
以创建2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生产基地为目标,以旱作节水为突破口,稳定旱地产能。突出薄弱环节强化农机装备,加大玉米“5335”专用播种机等先进适用机械和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机收减损。培育壮大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广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水平。
四、科学开展防灾减灾
认真落实《陕西省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若干措施》《陕西省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农资储备保供意见》,切实加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工作,为夺取粮食丰收保驾护航。借助县级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镇干旱、洪涝、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分析研判灾害影响,及早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提早落实防御措施。要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育进程,分作物、分灾种制定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组织专家科学调查评估灾情,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立足病虫防疫,加大病情、虫情监测频次,按照治早、治小要求,大力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确保主要粮食作物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五、建立联系包抓机制
按照《中共黄龙县委办公室黄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度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黄办发〔2024〕31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建立镇级党政领导粮食高产创建指挥田,推动形成一批高产示范田,整建制推动建成三岔镇“吨粮镇”,开创“党委政府重粮、职能部门抓粮、新型主体产粮”的工作新格局。
在建立镇级党政领导包抓粮食生产样板田的基础上,同时对标《黄龙县农业农村局关于粮食单产提升行动领导干部包抓示范点工作的通知》(黄农发〔2024〕38号)文件精神,做好与县农业农村局包抓粮食单产提升示范点的联络对接,全面推进我镇“吨粮镇”创建工作。
六、加强组织和政策保障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切实发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指挥棒”作用,各镇级领导要对所包抓的行政村、指挥田、包抓示范点强化督导检查力度,压实压牢工作责任,协调各方力量,按时、按标准播种,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要用好用足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与粮食生产直接相关的项目资金,提高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各村、各单位要在完成下达的粮食、大豆的底线任务基础上,锚定更高目标,强化工作举措,力争面积再扩大、产量再提高。要加大统筹协调,严格农资市场监管,备足备好种子、肥料、农膜等主要农用物资,全力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打牢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基础。
黄龙县三岔镇人民政府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