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黄龙县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进一步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要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使重大项目谋划有新成效、项目资金争取有新突破、招商引资项目有新成果,实现以项目促投资、以投资促增长,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始终把高质量项目建设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出台了《黄龙县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方案》,成立了高质量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330KV汇集站建设、新能源项目用地保障、生态产业园区产业配套项目保障工作专班,针对重点项目制定了县级领导包抓责任清单,选派一对一服务专员,从高位进一步推动各类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认真落实重点项目日报告、周解扣、月调度、半年现场观摩、年度考核等工作机制,召开县级“解扣”会议17次,为项目顺利建设保驾护航。
二是精心谋划储备,增强发展后劲。举办全县重大项目谋划培训2期,邀请专业机构和专家指导各部门加强重点项目谋划,截至8月底谋划市级重点项目47个,总投资552亿元,谋划项目个数为新开工项目7.83倍,储备项目24个,总投资39.43亿元,新开工市级重点项目6个,总投资9.49亿元,储备项目个数和总投资为新开工项目个数和总投资的4倍、4.15倍。谋划县级项目301个,储备项目149个,围绕中央预算内、超长期国债、专项债、县域经济专项资金、灾后重建、以工代赈等领域申报项目91个,拟争取投资22亿元。
三是强化工作推进,健全工作机制。优化重大项目审批全生命周期时间管理,积极组织各行业部门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容缺”机制,切实保障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和开工建设等环节全速推进。梳理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建立重点问题销号台账,制定审批事项月度推进任务等,形成“专班统筹、分类负责、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项目审批服务体系,助推项目依法高效完成要件审批,落实拿地即开工,54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形象进度投资20.82亿元,1-7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增长8.5%。
四是双向招引发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县推行“一把手”招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队先后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开展推介洽谈17次。出台《黄龙县争资引项工作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全县争资引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先后吸引了中北资本、长峡电能、中农未来等企业来黄洽谈。在做好项目招引、加大项目资源储备的同时,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邀请相关企业来黄实地考察,吸引相关产业的企业落户,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聚区。共实施招商项目15个,总投资53.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8个,投资52.3亿元,新签约项目7个,投资1.61亿元。
五是强化督查考核,倒逼工作落实。坚持一季度一督查、一季度一考核,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向上争取等重点,进一步加大对乡镇、部门三项指标考核分值权重,加大日常的暗访督查,2024年以来,由县委、县政府牵头累计开展重点项目专项督查6次。通过强有力的跟踪问效,倒逼各责任单位和要素保障单位加快项目推进。
下一步,我县将紧紧围绕高质量项目建设“四抓三比”活动要求,聚焦当前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细化措施,用好周“解扣”机制,靠前服务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一是做实项目策划储备。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做好2025年项目谋划储备,紧盯中省政策导向,不断提升谋划论证成熟度,加强沟通对接,做到项目包装与政策导向高度匹配,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狠抓项目招商落地。打好招商组合拳,瞄准四大产业链精准招商,大力引进一批含金量高、含绿量足、含新量多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民间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占比,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强化统筹调度,坚持周调度、季督考等工作机制,工期倒排、时间倒计、责任倒逼,对未开工及其他进展缓慢项目,用好“周解扣”机制,细致梳理解决项目问题症结,确保重点项目按时序加快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