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执行公开 / 行政执法 / 正文

黄龙县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年,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及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助推新时代黄龙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突破起势。

一、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把法治政府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先后通过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进行研究部署,制定印发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具体安排,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组织实施、乡镇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格局。

(二)政府机构职能持续优化协同高效。一是调整完善各乡镇、部门权责清单,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同一事项规范统一,做好清单动态管理。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目前,将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注销全流程压缩在0.5个工作日。三是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严格落实信访工作“六项机制”和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制度,加大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力度。四是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完成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制度上墙、功能室及工作人员配备,不断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流程,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7件,结案17件。强化诉源治理,推动行政复议关口前移、预防行政争议的创新做法。

(三)重大行政决策确保科学合法。一是完善县政府工作规则。严格落实县政府常务会议工作规则,规范县政府文件运转及阅签、重大事项沟通办理、调查研究等工作,推动政府依法高效运转。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规范法律顾问管理,全县党政机关均聘请法律顾问,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三是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持续推进规范性文件由党政机关、专家学者、法律顾问、“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制定机制,将规范性文件的前置审查和报送备案列入《黄龙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规范性文件草案一律通过相关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相对人的意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建议、提案回复率达到100%。规范性文件审核率、报备率、报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100%。今年审查规范性文件1件,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次,政府网站设立专门模块,对我县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及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清理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统一公开、发布。四是全面贯彻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按照《黄龙县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暂行办法》,审查政府合同8件,解答部门相关问题咨询5件,保障政府决策合法性和科学性。

(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检查监督、案卷评查、投诉举报、情况通报等制度。全年开展了2次执法证考试报名及网上考试工作,对全县申报行政执法证的20个行政执法单位和205名新申领和换发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了全面审查备案;同时,开展了“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专题培训工作,受训人次500余名,进一步提升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理念和行政执法水平,提高了执法队伍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积极推进向乡镇政府下放部分县级行政执法权事项50项,基层行政执法得到进一步规范。

(五)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一是自觉接受各界监督,构建权力制约监督体系。认真办理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已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5件、政协提案41件。二是加强执法监督检查,推进公正文明执法。对全县各行政执法部门和乡镇进行2轮次监督检查,各单位法治意识、执法能力显著提升,基层治理“看得见无权管、有权管看不见”难题有效破解。三是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组织开展13名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1次,充分感受司法审判的公正与权威,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和依法行政的意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4件,应诉率100%。四是推进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截至目前政府网站公开发布各类信息2916条,办理依申请公开6条,按时办结率100%。持续加强解读回应,解读政策文件9条,受理县长信箱留言34件,答复率100%。不断推进政府网站建设,强化政务新媒体监管,优化信息公开栏目,新建乡镇信息公开页面,基层政务公开专栏改版上线,清理注销政务新媒体6个。完善10个政务公开专区建设,提升服务标准,实现政务信息线上线下聚合展示,打通政务公开助企便民“最后一公里”。

(六)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一是持续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记录制度,扎实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大力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二是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聚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公证服务等资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造综合性、一体化、窗口式法律服务平台。三是广泛开展“送法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组织全县3名律师为中小企业法律培训6余次,提供法律咨询100多次。四是推行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构建基层人民调解“三级网络化”管理体系,持续发挥“六郎调解室”“老常说事室”“老孟评理堂”品牌调解室引领示范作用,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各级调解组织,建成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创新提出“1+3+N”多元化解模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0起,推动依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为法治黄龙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七)重大突发事件依法预防有效处置。坚持应急原则,明确处置责任,有效规避灾害风险,完善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紧盯应急管理工作痛点难点,建设了预警指挥、巨灾防范、安全治理等工程项目,聚焦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强化隐患排查。运用黄龙县应急管理网格化应用系统,设立灾害应急信息报送“直通车”、设置突发信息直报电话,全面落实日常安全巡查、应急值守和突发信息报告制度,报灾核灾精准、应急处突高效。推行应急管理网格化体系“九个一”建设机制,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实现“一体化”运行。优化地震应急响应快速处置、队伍力量指挥调度、区域协同联动等工作机制,统筹消防、民兵、武警、森林防火、蓝天、雷霆等6支救援队伍,切实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力量。

(八)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强化专题集中轮训2次,成功培养“法治带头人”68名、“法律明白人”249名。二是集中优势资源在全县机关单位、执法窗口(人员)、企业、学校、村委、社区,重点实施中省市层面的示范创建工作,建成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2个,持续巩固扩大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三是解决法律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建立符合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人才库,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鼓励参考,确保专业人才留得住;争取上级支持,结合实际需求,司法部律师工作局为我县派遣西部锻炼青年律师1名,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天候坐班,满足群众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持续跟进新一轮法律顾问制度落实摸底调研工作,督促各级配齐配强法律顾问,规范、续签相关法律服务协议,提高各乡镇各单位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县在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法治思维和相应法律素质,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能力亟待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二是行政复议案件数量激增,由2021年的3起到2024年的17起,一方面反映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反映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依然突出。

三、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县将持续抓好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成果巩固提升,全力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细化乡镇和部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督促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职责,自觉把本地、本部门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创新执法体制机制,规范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坚持不懈地提升法治化水平,全力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黄龙县人民政府

2025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