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形成了大量扶贫项目资产。为切实解决扶贫资产产权不清、责任不明、运行和管护缺失等问题,加强扶贫收益资金监督管理,严防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白马滩镇全面完成了扶贫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建立起县镇村三级实体化公益类资产、经营类资产、到户类资产“三本”管理台账。
定范围,明确扶贫资产范围。纳入扶贫资产管理的是2016年以来使用各级各类财政专项和财政涉农统筹整合资金、社会扶贫资金等投入形成的资产。鼓励将行业扶贫资金、政府债务、金融等投入扶贫领域形成的资产在明晰产权归属的前提下纳入管理范围。2016年以前形成的扶贫资产,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追溯资产状态,理清权属关系,做好资产登记,纳入管理范围。
建台账,让资产形成有据可查。在前期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对已形成的扶贫资产分级登记造册,明确每项扶贫资产的身份信息。登记内容包括资产名称、类别、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数量、单位、原始价值、资金来源构成、净值、所有权人、使用权人、收益权人、收益分配及资产处置等信息。将资产变动情况及时进行补充登记,做到账实相符。
定权责,明晰资产管理职责。明晰扶贫资产管护责任,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人,鼓励探索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管护模式。到户类资产由农户自行管理,村集体与镇政府加强监督指导;公益性资产由相应的产权主体落实管护责任人,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解决管护力量不足问题,优先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扶贫资产管护;重点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管理,规范入股分红方式,尽量将股权形成可核查的物化资产,明确运营各方权利义务及股权的退出和处分方式等,确保扶贫资产发挥效益。
强监管,完善监督机制。为强化扶贫资金督促检查力度,确保扶贫资金高效安全运转,白马滩镇加强了对村级扶贫资产运营的日常监管。要求镇村两级扶贫资产相关情况,要在镇、村公示栏分别进行公示公告,确保群众的知情权,接受群众监督。除此之外,白马滩镇接受了各级巡视巡察、扶贫成效交叉考核、扶贫资金审计、纪委监委检查、各级调研活动,以及市财政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镇2014年以来扶贫领域投入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全面清理清查,对发现问题列出清单,制定整改措施,逐一整改销号。目前,所有问题整改完成。
美了乡村,富了村民。如今的白马滩镇,一座座住房星罗棋布,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蓬勃发展。白马滩镇的扶贫资产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带给群众致富发展的项目越来越多,群众得到的分红也越来越厚,他们实实在在有了获得感和幸福感。